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實現國家工業化,是黨領導各族人民實現國家獨立和富強,是中國能夠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時任政務院副總理的陳云同志在1952年11月召開的全國地質工作計劃會議上強調:“地質事業在國家經濟建設中已成為一項主要事業了……1953年,我國將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為適應國家新的需要,明年地質工作也要進行一個大轉變。地質工作不能再像過去那樣做多少算多少,國家沒有整體規劃。要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在一定時間內,探明一定的儲量”。這次會議后,地質工作納入到了國家整體計劃,向著更加廣闊的領域開始了更大的規模發展。1953年,根據重工業部鋼鐵工業管理局資源勘探總隊(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前身)的決定,五一七隊誕生于河南省安陽縣觀臺鎮,自那時起,五一七隊橫跨三個經濟時期,經過了七次不同歸屬變更,十一次名稱變更,始終牢記黨和國家的囑托,拉著開拓地勘事業的犁鏵,以非凡的毅力,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成為以水文地質核心技術立隊、集水工環專業為一體的國際化經營公司,為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地質基礎。


“地質部是地下情況的偵察部,地質工作搞不好,一馬擋路,萬馬不能前行。”毛主席這樣說道。七十年來,五一七隊始終繼承和發揚“以獻身地質事業為榮、以找礦立功為榮、以艱苦奮斗為榮”的地質“三光榮”精神,秉承“第一,永遠是我的追求!”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完成晉北鋁廠特大型供水水源地勘探、蒙古國圖木爾廷-敖包鋅礦供水水源地勘探、蘇丹尼羅河水利水電大壩壩基勘察等多個大型、特大型高技術難度工程項目,助力構建我國地質科技規劃體系,對我國地勘事業的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