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5日,隨著最終報告的提交,由勘察公司實施的乍得BCO-Ⅲ區塊ORYX油田外輸管線巖土工程勘察項目順利完工。
該項目位于乍得首都恩賈梅納以南約400km的蒙杜和多巴兩市之間,勘察線路全長約85km,工作內容包括線路勘察、鉆探、井探、電阻率測試、地溫測試等。
迅速行動,積極開展前期工作
由于工期較短,為了節省時間, 提高效率,項目部在出發前積極和在乍得的相關公司及人員聯系,確定了租賃車輛及雇用當地工人等事宜。辦好簽證后,所有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地趕往乍得。由于華勘院存放在乍得的鉆探設備在恩賈梅納郊區,離項目所在地有400多公里,項目部成員到達恩賈梅納后顧不上休息就匆忙趕往倉庫組織裝車。
裝好設備之后大家馬上就出發了 。從恩賈梅納到施工地點——洛貢河北岸有一半多路程是坑洼路,路況較差,但大家顧不上這些繼續趕路,經過兩天的顛簸,終于到達了施工場地。項目部成員馬上帶著工人搭帳篷、安裝設備,中午吃些面包顧不上休息又開始忙碌,終于在天黑前完成了各項準備工作,并在下午五點成功開了鉆。
迎難而上,項目施工順利推進
隨著項目開展,工作人員遇到了各種難題:
首先是線路長、路難走。雖然本工程線路直線距離才85km,但需要穿過洛貢河和倪亞河兩條河流,僅設備轉場就要進行四次。由于經過的河面附近沒有橋,要想過河就必須繞路,有一次施工人員從洛貢河的北岸到南岸繞了80多公里路。況且這些路大部分路況都很差,給設備搬遷搬遷帶來很大不便。
其次是協調難, 消耗大。甲方曾說在施工區占地協調很簡單,但項目部很快就發現情況并非如此,在任何一個村子附近施工都會有村民來阻撓,給項目施工帶來了很多麻煩。
此外,項目部還面臨著語言不通、人手緊張、環境惡劣的問題。由于沒有翻譯人員,和當地工人溝通很多時候都用手比劃。由于人員短缺,導致很多后勤工作不得不由技術員和機長來做,每個人的工作強度都很大。勘察期間當地氣候炎熱,大部分時間氣溫超過38℃,惡劣的氣候大大影響了施工效率。
這些難題并沒有阻止大家的施工步伐,項目部所有成員發揚華勘院人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想方設法將困難一一克服。施工最緊張的時候正值春節,為了不耽誤工作,項目部全體成員商量之后一致決定照常工作。
通過所有成員的努力,項目部終于在甲方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外業工作。
再接再厲,加班加點完成后續工作
回到國內后,大家來不及休息就投入到緊張的報告編制工作中。本項目報告包含線路勘察報告、倪亞河穿越勘察報告、洛貢河穿越勘察報告和末站勘察報告四份報告,而且每份報告還都要出繁體和英文版,工作量很大。為了盡快完成報告編制,除了項目部的技術人員外,勘察公司其他幾名技術人員也放棄了假期,加入到報告編制工作中來。在大家不分晝夜地忙碌下終于完成了報告編制。
本項目的順利完工得到了業主和甲方的一致好評。華勘院人在施工中展現出來的成熟的技術和敬業精神給業主和甲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也為開展更多合作奠定了基礎。
勘察公司 和峰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