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華勘院牽頭承擔的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河北省地下水漏斗成因解析及精準管控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會議由省科技廳在華勘院組織召開。省科技廳科技安全與民生任務處陳華出席會議。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張兆吉擔任專家組組長。五一七大隊黨委副書記、隊長韓貴雷,黨委委員、副隊長劉大金,項目合作單位課題負責人及華勘院相關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項目系統研究了南水入冀新水情和礦業工程活動綜合影響下百泉泉域地下水流場演化規律及環境效應,探索了地下水資源保護和礦產資源安全高效開采協調發展和水資源的生態—安全—環境問題的出路,解析了地下水漏斗成因,研發了地下水高精度水位水量雙控技術、礦山帷幕注漿關鍵技術、礦坑地下水處理和回灌關鍵技術等三項技術,構建了縣域尺度的地下水超采監測預警系統平臺,實現了地下水環境精準管理與工程修復。項目團隊發表論文17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3項;培養碩士、博士研究生6名、培養青年技術骨干2名。
專家組在認真聽取項目實施情況匯報后,審查驗收材料,經討論和質詢,認為本研發計劃項目完成了任務書約定的各項考核指標,具有較高的推廣應用價值,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是華勘院主持的首個省部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河北工程大學為參加單位。該項目的實施可對地下水水質、水量、生態、采礦影響等進行全面監測,為政府地下水環境監測和風險預警提供科學依據,對加速推進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李維欣)